“宁荣二府接旨。”
“臣等在。”
贾老太太等人随即都跪下了。
小桂子打开圣旨念道。
“上谕,宁荣二府,本系开国元勋,受国恩厚矣。”
“匈奴南侵,犯我大夏国榷。”
“朕夙夜难寐,寻求退敌之策。”
“宁荣二府食君俸禄,不思为国分忧还在其次。”
“竟胆敢以分宗族人贾琅冒充荣国府嫡子,公然违抗圣命。”
“此等大罪,本当以欺君之罪严惩。”
“朕念及昔年宁荣二公有辅佐高祖皇帝定鼎天下之功,网开一面。”
“宁荣二府爵减一等,爵产罚没三年,以示惩戒,钦此。”
“接旨吧。”
在听完圣旨之后,贾老太太和贾珍瞬间人都麻了,脑子一片空白。
在战战兢兢接了圣旨之后,几人回了荣国府内,瞬间气的浑身发抖。
贾老太太十分恼火说道。
“去查,去查,看到底怎么回事儿。”
盛怒之下的贾老太太面目狰狞,哪还有刚才那副慈眉善目的模样。
宁荣二府的关系网还是有的,在查了两天之后,便搞清了是贾琅摆了他们一道。
这下宁荣二府肺管子都快气炸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个他们认为可以随意拿捏的贾琅,居然把宁荣二府耍的团团转。
一群人心里怨气难消,琢磨着该如何出这口恶气。
时间一晃,转眼便是十八日过去了。
北疆镇北军前线大营帅帐内,镇北军主帅应国公张壁此时正有些发愁。
(PS:因为知否和九重紫都有一个英国公,所以这里把知否的英国公改成应国公,各位老哥知道怎么回事儿就行了,希望理解一下。)
这次天佑帝征召勋贵子弟入镇北军随军作战,算是给应国公出了个难题。
这几天应国公陆陆续续收到了京都一百多封信,全部都是顶级勋贵们请求应国公照顾一下自家子嗣的。
虽然应国公很是反感这种行为,可是也无可奈何。
不得已之下,他只得喊来了北疆行营的副手,忠靖候史鼎。
史鼎乃是金陵四大家之一的史家中人,原本也属于开国勋贵系列。
史家的开国爵位乃是保龄候,由史鼎的二哥袭爵。
而史鼎之所以不到四十就被勒马封侯,完全是因为当初眼睛雪亮,在天佑帝没有继位之前就坚定不移的跟随着天佑帝夺嫡。
古来之功,最大莫过于从龙。
所以天佑帝成功继位以后,史鼎的选择便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被封为忠靖候。
此次北疆大战在即,天佑帝虽然让应国公张壁挂帅,但是心里多少也有些顾忌。
毕竟应国公也是太上皇的老臣,还不是自己人。
只不过应国公镇守北疆多年,骁勇善战,所以除了他,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而史鼎则是天佑帝的铁杆臣子,派他来的目的不言而喻,一是监督战事,二来便是防止应国公兵权在握以后有所异动。
应国公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天佑帝的帝王心术他也十分能够理解。
相反,如果天佑帝对他完全不设防,那应国公心里才会心惊胆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