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 第75章 下马威,初见林黛玉

第75章 下马威,初见林黛玉(1 / 2)

孙有道坐下之后,贾琅气定神闲看向孙有道询问道。

“孙大人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事啊?”

孙有道很是恭谨说道。

“不敢隐瞒公爷,下官的确是遇到了一件十分棘手之手,且与公爷相关。”

“故而只能冒昧登门。”

“京兆府收到了一份诉状,是荣国府送去的,状告公爷指使杨家杨羡绑架荣国府嫡女贾元春,并附上了杨羡口供。”

“事情涉及两家国公府,下官官职低微,实在是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前来打搅公爷。”

“还望公爷示下。”

贾琅看向孙有道淡然一笑说道。

“有趣,这荣国府倒也是能够生事。”

“不过孙大人,这件事你去找荣国府也可商议,毕竟你在任上多年,想来跟荣国府是有些香火情分的。”

“荣国府心里很清楚,这件案子送到你手里,必然让你进退两难。”

“你不去找难为你的人,却来找我这个被告,莫不是你觉得我宁国府好说话,还是说觉得宁国府是个好捏的软柿子啊。”

听着贾琅风轻云淡说出了如此杀机四伏的话,孙有道顿时冷汗就下来。

正如贾琅所说,这件事对于孙有道来说,有两种解决方式,找荣国府协商,让荣国府把案子直接往上递。

或者找宁国府协商,让宁国府配合一下京兆府走流程往上递。

孙有道之所以选择了后者,当然不是像贾琅说的那样,觉得宁国府好欺负。

而是孙有道觉得荣国府当家的人一个比一个难缠,且又是女子,善妒量小。

孙有道担心自己去找荣国府协商会让王夫人和贾老太太觉得孙有道这是不给荣国府面子,进而更加变本加厉。

反观贾琅,虽然贾琅如今位高权重,但归根结底还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

人的下意识自然会认为贾琅会更好说话一些。

但孙有道没有想到,贾琅虽然年轻,眼里却不揉半点沙子。

不过三言两语,贾琅便把孙有道这点小心思点开了。

孙有道诚惶诚恐说道。

“公爷明鉴,下官便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这般啊。”

贾琅意味深长看了孙有道一眼后说道。

“敢不敢天知道,你也知道。”

“孙大人,你想让我给你行个方便,这原本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你若是实话实说,诚心恳求,我也未必不能成全你。”

“但你觉得我面嫩可欺,哼,可笑。”

孙有道赶忙站起身面露恐慌说道。

“公爷,下官,下官。”

贾琅摆了摆手说道。

“说话之前,想好该怎么说。”

“你最好能想到一些打动我的事情,否则的话,今日你我两家,可就把梁子结下了。”

孙有道瞬间冷汗直流,绞尽脑汁之后匆忙说道。

“公爷息怒,公爷息怒,下官这里能为公爷尽些绵薄之力,还望公爷高抬贵手,宽恕下官。”

贾琅悠闲喝了口茶说道。

“说来听听。”

孙有道努力平复着心情,随后将自己所知一些事情一五一十告知了贾琅后说道。

“公爷,下官能知道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今日是下官做事一差二错,下官不敢奢望什么,只求公爷饶恕下官这一次吧。”

贾琅淡然一笑说道。

“罢了,好歹孙大人也是这京师的父母官,父母官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今日我就权当与你结个善缘吧。”

“方才之事我记下了,至于这桩官司嘛,我宁国府也应下了。”

“稍后我让府中管家去京兆府一趟,孙大人只管按律走流程,尽快上报刑部便是。”

孙有道听后很是欣喜说道。

“多谢公爷宽宏大量,下官必然铭记在心。”

贾琅摆了摆手说道。

“好了,去吧,来啊,送送孙大人。”

“诺。”

门口服侍的小厮随即恭敬看向孙有道说道。

“孙大人,请。”

孙有道行了一礼后说道。

“多谢公爷,下官告退。”

随后孙有道便被小厮送走了。

打发走了孙有道之后,贾琅也是沉思起来。

荣国府此番做法,不得不说,属实有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意思了。

原本有关贾元春被绑架之事,知情者寥寥无几。

只要荣国府约束好杨家三缄其口,那贾琅也不会再拿这件事做文章的。

毕竟算计一个弱女子,对贾琅来说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如此一来,贾元春虽然不能再入宫了,但找个如意的夫家问题还是不大的。

毕竟贾元春贞洁未失,还是完璧之身。

但现在荣国府这么一闹,瞬间便会让贾元春被绑架一事变得沸沸扬扬。

用自家嫡女的名声来换取一次进攻的机会,不得不说,王夫人和贾老太太是真狠啊。

这件事之后,贾琅会不会被荣国府算计成功尚未可知,但是贾元春的名声算是彻底毁了,而且毁在了自家人手中。

从今以后,贾元春要么下嫁一个平凡之人,要么便是青灯礼佛或侍奉三清,再无其他归宿了。

从这里也不难看出,贾琅带给荣国府的威胁感实在太重了,这才导致贾老太太和王夫人狗急跳墙,抓住一切机会来打击贾琅。

不过对此贾琅倒也并不怎么在意,荣国府此番算计就算得逞,也很难对贾琅造成什么重大打击。

贾琅可以肯定,荣国府除了杨羡的口供外,找不到任何自己主使此事的证据。

如此一来,即便案子闹到了刑部大理寺,最后多半也会成为扯皮的案子。

这种和稀泥的案子,送到天佑帝手中后,天佑帝会偏向谁处置是毋庸置疑的。

毕竟荣国府什么档次,在天佑帝心中的地位怎么能跟贾琅这个平定匈奴的第一功臣相媲美呢。

尽管对案子已经有了一个推演过程,贾琅也并未放松警惕,继续安排人监视着王夫人和贾老太太,看看她们还会不会继续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下午,宁国府一处别院暖阁内,贾琅正与贾敏一起说着话。

贾敏苦笑一声后说道。

“公爷此番谋划真是一箭双雕啊,既算计了荣国府,又算计了杨家,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