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经过特殊处理的时砂被封装在特制的青铜容器中 —— 容器表面刻有与青铜棺核心符号一致的螺旋纹,能增强时砂与时空能量的共鸣效果。江浅看着这些容器,对队员们说:“之前的实验已经证实了时砂在模拟环境中的调节能力,现在该把它应用到实际的时空异常区域,检验它在真实场景中的效果。”
根据各时空团队反馈,1913 年的雾灵镇西侧山谷和 1938 年的钟楼战场遗迹,是目前仍存在轻微时空异常的两个关键区域。1913 年的山谷曾因钟楼建造时的地脉变动,频繁出现 “时空幻影”—— 村民偶尔会看到古代祭祀的画面在山谷中闪现;1938 年的战场遗迹则残留着小型时空裂缝,虽无时空碎片掉落,但裂缝周边的植物生长异常,呈现出 “时空紊乱” 的特征。
“我们兵分两路,” 江浅分配任务,“我和赵工、小林前往 1913 年的山谷;周教授和李教授通过时空通讯器,指导 1938 年的陆峥团队进行时砂放置操作,两地同步测试,实时共享数据。”
乘坐时空穿梭装置抵达 1913 此时,雾灵镇西侧山谷正笼罩在清晨的薄雾中。陈砚团队早已在山谷入口等候,他们带来了当地村民的最新反馈:“昨天还有村民看到祭祀幻影,幻影出现时,山谷中的温度会突然下降 5c左右,地脉探测仪显示能量波动频率为 16.8 赫兹,超出稳定范围。”
江浅跟随陈砚来到山谷中央 —— 这里是幻影最常出现的位置,地面上还残留着淡淡的能量印记。赵工程师打开探测仪,屏幕上的能量曲线果然呈现出不规则波动,频率稳定在 16.8 赫兹。“开始放置时砂容器。” 江浅示意小林将三个青铜容器分别埋在山谷的东、西、北三个方向,形成 “三角稳定阵”,容器顶部与地面平齐,确保时砂能充分接触地脉能量。
随着最后一个容器埋好,众人屏息等待。起初,山谷中并无明显变化,探测仪上的波动曲线依旧杂乱。就在陈砚以为需要调整容器位置时,小林突然喊道:“频率在下降!16.8、16.2、15.5…… 逐渐向 12.3 赫兹靠近!”
十分钟后,探测仪显示山谷的能量频率稳定在 12.1 赫兹,波动幅度控制在 ±0.3 单位内。更令人惊喜的是,原本弥漫在山谷中的薄雾开始消散,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之前频繁出现的 “时空幻影” 再也没有出现。“温度也恢复正常了!” 陈砚查看温度计,“从 12c回升到 17c,和山谷外的温度一致!”
一位随行的村民激动地说:“之前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奇怪的影子,今天终于没有了!这沙子太神奇了!” 江浅蹲下身,轻轻抚摸地面的容器位置,感受着地底传来的微弱能量波动:“时砂正在吸收山谷中多余的紊乱能量,同时释放稳定的地脉能量,双向调节让时空环境恢复平衡。”
与此同时,1938 年的战场遗迹处,陆峥团队也在周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石砂放置。战场遗迹位于钟楼西侧的一片荒地,地面上有一个直径约两米的圆形区域,区域内的草叶呈现出诡异的 “双色”—— 一半翠绿,一半枯黄,这是时空裂缝残留能量导致的生长异常。
“根据周教授的指示,将时砂容器放在裂缝中心位置,再在周围布置四个小型辅助容器,形成‘中心辐射阵’。” 陆峥指挥队员们挖坑埋置容器,“注意容器要与地脉走向一致,确保能量能顺着地脉扩散。”
容器放置完成后,陆峥团队的探测仪立刻捕捉到了变化 —— 裂缝中心的能量强度从之前的 28 单位降至 22 单位,原本扭曲的能量场逐渐变得平缓。两小时后,裂缝区域的草叶开始发生变化:枯黄的部分慢慢恢复翠绿,双色分界逐渐模糊,最终整个区域的草木都呈现出正常的绿色。
“裂缝在愈合!” 负责观察的队员惊喜地喊道,“之前用探测仪能看到裂缝边缘的‘能量断层’,现在断层正在消失,地脉能量已经能顺畅地流过这个区域了!” 周教授通过通讯器传来指令:“继续监测 24 小时,记录能量变化数据,确保时砂的调节效果能持续稳定。”
24 小时后,两地的监测数据显示:1913 年山谷的能量频率始终稳定在 11.9-12.3 赫兹之间,未再出现时空幻影;1938 年战场遗迹的能量强度稳定在 18-20 单位,裂缝区域的草木生长完全恢复正常,甚至有新的嫩芽破土而出。
江浅将两地的应用数据整理汇总,在跨时空会议上进行分享:“时砂在实际场景中的调节效果远超预期!在 1913 年山谷,它通过‘三角稳定阵’实现大范围时空稳定;在 1938 年遗迹,它通过‘中心辐射阵’精准修复裂缝残留。这说明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时空异常类型,设计不同的时砂放置阵型,实现针对性调节。”
苏蔓团队立刻提出新的应用设想:“我们可以在 1967 年的时空稳定装置中加入时砂模块,让装置能根据环境能量变化自动调节,提升长期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制作便携式时砂装置,用于应急处理突发的时空异常。”
江浅看着屏幕上各时空团队热烈讨论的场景,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时砂从最初的 “时空物质载体”,到如今能实际应用于时空稳定的 “关键工具”,每一步的突破都为跨时空守护联盟增添了新的力量。她知道,随着时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他们终将构建起覆盖所有时空的 “时空防护网络”,让每一个时空都能在稳定、和谐的环境中延续,让历代守护者的使命得以圆满实现。
夕阳下,1913 年的山谷中,江浅和陈砚团队共同立下一块石碑,碑上刻着 “砂定时空,守护安宁” 八个字;1938 年的战场遗迹处,陆峥团队种下了一片树苗,象征着时空愈合后新生的希望。不同时空的人们,因时砂的力量连接在一起,共同守护着这份跨越百年的时空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