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行间(1 / 2)

沛国,沛县。

沛国也称大沛,沛县就是小沛。

小沛紧靠彭城国西北部,在行政区划上属于豫州,但地理位置和实际经济圈更靠近徐州,是兖豫与徐州之间的大门。

秦汉南驰道(兖豫徐驰道),以及泗水河道,经小沛、彭城一直延伸到下邳、广陵,在生活军事经济等方面,小沛实际上是与彭城国一体的。

眼下,彭城王刘和正在小沛馆舍中避难。

目前驻扎在小沛的部队,是曹操与李乾。

曹操领了讨逆将军,自然是要讨叛的,曹昂在给刘协当伴读,曹操必须努力工作挣点表现。

没办法,曹操现在只有这一个儿子。

曹操将手里的文书递给李乾:“右将军传了份招标令,以昌豨为标,诏以征东将军为酬,把广诏天下讨贼之事做成了买卖……”

“若早年能有这等公平买卖,乾亦不至于碌碌至今,此事对乾而言实是善政……”

李乾叹了口气:“可现在昌豨已于彭城打出了天子旗号,其自称齐王,且看起来兵马极多。按斥候回报,其中军甲胄数千,兵戈精利,已非寻常贼人,一时间恐难以击破。”

“昌豨背后肯定有人暗中指使,要不然他怎能弄到数千甲胄?”

曹操点头,转身问彭城王刘和:“昌豨举大王旗号称帝作乱,大王可知昌豨为何能有这般军势?”

刘和愁眉苦脸的摇头:“不知啊……孤在彭城未做任何事,但那贼獠竟无缘无故以孤的名义作乱,实是不知为何……”

刘和确实是倒霉,他在彭城老老实实当了四十年的王,谁知道竟会被昌豨盯上。

前几年黄巾大乱,张饶领青州黄巾入彭城国,当时刘和也是逃到了小沛。

彭城豪族大户大多也逃到了沛国,而流民则大多逃往了谯郡,曹操那时候就在谯郡萧县收揽兵马。

而刘和那时帮助救济了不少避难的族,在士人中名声极好,但当时也给曹操带来了不少困扰——刘和带着那些豪族从小沛回彭城后,试图找曹操索回已被收编的农奴。

曹操那时候没理他们,所以这两年曹操在豫州东部名声不怎么好。

而刘和因救济士族名声不错……这大概也算邀买人心。

这次昌豨入寇彭城国后,以刘和的名义打出了天子仪仗——可刘和根本就不在昌豨手里,而且刘和压根不认识昌豨。

与阙宣稍微有点不同,昌豨一开始在泰山打出的是‘齐王’旗号,不是一来就直接自称天子的,而是自称王。

攻入彭城后,昌豨打出了刘和的旗号,算是‘另立新君’,可刘和已经及时跑路去小沛了——新君本人压根就不在彭城,这是真正的君主离线……

眼下,昌豨还是自称齐王,以刘和为帝,在彭城县打出了天子仪仗,而昌豨本人的旗帜是‘大司马’和‘齐王’……搞得很像那么回事。

反正这黑锅就这么硬扣在了刘和头上。

刘和现在很惶恐。

虽然他压根不在场,但这事已经算是黄泥巴糊裤裆了。

曹操思索了一会儿,又看了一眼愁眉苦脸的刘和,招手带李乾出了馆舍。

避开刘和后,曹操与程昱、李乾商量:“若我等挟彭城王假意投奔昌豨,以此得获昌豨信任,或可一举将其诛灭,兼并其兵马……”

程昱眼前一亮:“将军妙策!但将军无需自行险……将军名声在外,昌豨恐也难信将军。”

“不如令别部假以昌豨之名攻小沛,掳走彭城王投奔昌豨,也免得将军落此恶名。”

“别部投奔昌豨,将军在外攻彭城,使别部趁昌豨不备将其斩之,待其部混乱无首,便可借彭城王之名驱其部曲投奔将军。”

程昱直接基于曹操的设想给了个解决方案。

“这……掳彭城王为礼诈投昌豨?”

李乾稍微有点犹豫:“可别被彭城王看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