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对方离去背影,余朝阳一时间感慨颇多。
经过这么久的接触下来,他其实对诸子百家也有一定认知。
在他看来,所谓的诸子百家,都是一群为理想而生,为信仰奔走天下的‘信徒’。
他们追求的也很简单,挽救如今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挽救深陷水火中的百姓。
法家如此,儒家如此,墨家如此,道家亦是如此。
只是各自的立意不同,理念不同,故造就如今这个百家争鸣的特殊时代。
一但某家脱颖而出完成这一壮举,其余百家就会自然而然消散在岁月长河中,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也是稳固王朝统治的必须性。
而对于这群怀有崇高理想的人物,余朝阳一直都是持有敬意的。
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
甭管这片古老大地最终谁主浮沉,他们…
至少为之努力过。
‘前人之乐,后人之苦。前人爱我,故担责为我;我亦爱后人,故应担责后人乐其乐。’
‘这个时代,着实精彩!’
余朝阳双眼如炬,内心豪情万丈不止。
能和这些惊艳才绝之辈同台竞技,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他,也该继续完成自已的使命了。
离石乃秦国腹部,少有他国势力渗入,就算有,肯定也不超过十人。
故此,让一众郎官陪着他东奔西走就多多少少有点浪费了。
从中抽出二十人护卫周全后,其余人全被余朝阳打发回了咸阳。
值得一提的是,这二十人尽是余家乡出身的精锐好手。
在他们没死光前,绝不可能让其他人伤到余朝阳一根汗毛。
有他们贴身护卫,除非碰见霸王那种怪物,其他的都不用管。
披星赶月两日,余朝阳一行人来到了郿县城门。
说是城门,实则就是一堆用土糊起来的城墙,象征意义大过实用意义。
而在城门两侧,则种着两棵在风中飘舞的柳树,柳絮青翠动人,显然种了有不少年头。
不仅是郿县,一路上所过之城,大多都在门口种着两棵柳树。
还有那种明媒正娶的大户人家公子小姐,也喜欢在婚房种柳树。
柳树在秦国的地位,早已超过了其他树木,还隐隐有了‘国树’称呼。
之所以造就如今地位,和余朝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种在城门口,代表着秦孝公三拜请出山,一飞冲天的政途寄托。
种在婚房前,则代表了江余听闻夫君之死痛不欲生,追寻而去的美好爱情向往。
尤其是在余朝阳突然觉醒宿慧,个人能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被百姓誉为‘仙神垂目’之人后,这一现象更甚。
口口相传下,余朝阳本人更是逐渐神化。
秦孝公三拜请其出山,以及江余为爱殉情的故事,则被编纂成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话本,在各国都广为流传。
无论是不得志的士子,还是为情生困的男女,无一不心生向往。
尤其是前者的三拜出山,放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绝杀!
鸡犬升天,重用子嗣,牵连斩首上千人,让秦孝公牵挂终生,外加突然觉醒宿慧的‘传奇性’。
各方面都完美至极,焉有不火遍大江南北之理?
因此,当余朝阳抵达郿县,热情好客的老秦人里三层外三层顷刻就把他围了起来。
看向他的眼神中带着好奇与打探。
可惜,余朝阳脑袋上没有长犄角,也没有重瞳,更没有长得一口狼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