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皇帝啊,那肯定是个好皇帝,咱们商贾走南闯北,能见到和听到的事情都不少。
可再怎么样,他也是天高皇帝远。
你就说这里……”
海鲜商贾指了指不远处的海面,继续道:“打个比方,这十条船是一家的,那十条船是一家的。
这些一家一家的,又跟某个大的商贾签订了契约,只能卖给他们。
单门独户的,只有一两条船的,那些大商贾看不上,才有我们剩下的这些小商贾的。
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
但是吧,他们很多时候,自己没有捕捞到多少,就在海面上拦截那些个体的,以极低的价格直接买断。
若是不卖的话,下次他们就可能会捣乱,或者故意围住一片区域,不让那种个体户捕捞。
这样一来,能真正满船上岸的个体户,就变得极少了。”
听到海鲜商贾这么说,李承乾皱了皱眉,这不就是资本吗?
商业的发展,终究会酝酿资本,这是不可避免的。
就像他的集中栽培和集中饲养政策,也是一种资本形态。
想让资本不出现,就只能重回小农经济。
可小农经济,又没办法大发展。
资本一旦变成巨鳄,那可就不好收拾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不是那么好管的。
“这当地的官府,不管这种事情吗?”李承乾问。
李承乾曾在朝堂上说过,各地的法律要因地制宜,就跟兴修水利一样。
只要不改变大唐的基本法,其他分支法律,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进行一些地域性需求进行修改或者完善。
只需要把情况说明,上了奏疏,得到批准的回复,就可以执行了。
按理来说,像这种情况,当地的官府应该有警觉。
若是一个有为的当地官员,察觉到这种情况之后,最起码也应该上报。
李承乾可以肯定,在这之前他肯定没有得到相关的奏疏。
这两个月有没有上报,就不清楚了。
“人家县令说了,是州府那边说的。
说是,皇帝要搞啥集中化管理。
哪个地方种什么要集中化,养什么要集中化,这也是一种集中化。
我们这些小商贾,要实在觉得生存不下去,就自己改行。
反正现在各行各业,都可以讨口饭吃,好手好脚的话,大约是饿不死的。
道理是这个道理,现在乞丐都基本见不到了,到处都要人呢。
可是,哎……”
说到最后,他只是叹了一口气。
李承乾脸都黑了,他说的集中化管理,是这个意思吗?
这是强行曲解政令,估摸着州府那边,那位州刺史被孝敬了不少。
一旦达成垄断,按照阶梯税制来说,收到的税收会更多。
但是,垄断也意味着僵化和造假,这是迟早的。
对整个经济生态而言,也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