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短篇民间故事 > 第640章 浪子回头

第640章 浪子回头(1 / 1)

李家坳有位李老爷,家底丰厚,坐拥良田百亩,却年过半百未有子嗣。直至58岁,夫人意外怀孕,诞下一子,取名李锦。老来得子,李老爷对李锦宠爱有加,几乎有求必应。李锦自幼便犹如被捧在手心里的明珠一般,生活在一个充满溺爱的环境中。他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从未经历过风雨的洗礼,自然也不懂得珍惜的真正含义。

由于家庭条件优越,李锦对物质的追求变得越来越奢侈,他肆意挥霍着父母辛苦挣来的钱财,完全不考虑这些财富背后的辛勤付出。无论是吃穿用度,还是各种娱乐活动,他都要求最好的,却从不懂得感恩和知足。

在学习方面,李锦更是毫无上进心。他对读书毫无兴趣,课堂上总是心不在焉,课后作业也常常敷衍了事。相比起埋头苦读,他更喜欢与朋友们一起玩耍,沉迷于各种游戏和娱乐活动中,无法自拔。

孙管家,李家几十年的老仆,见李锦如此挥霍,心急如焚,常劝李老爷要节制,以免耗损福气。李老爷却满不在乎,认为家底雄厚,足够三代人挥霍。

李锦长至16岁,性子愈发骄横。有次突发奇想,要用金蛋打麻雀,逼工匠熔了十两黄金铸弹丸。弹丸打出,落在草丛,下人劝捡,他却拍手大笑,不屑一顾。

李老爷60大寿,家中摆宴,李锦竟端着一盘子碎银子在门口撒,看穷苦人抢得头破血流,自己在旁笑得前仰后合。孙管家看不下去,再劝李老爷,李老爷却摇头,认为这是散财积德。

然而,好景不长,李老爷突然得病,不久便去世。临终前,他攥着李锦的手,叮嘱他要省着点花。李锦当时只顾着哭,没把这话放在心上。

丧事办完,李锦没了约束,更加肆无忌惮,天天呼朋唤友,摆宴听戏,赌钱挥霍。孙管家几次劝他收敛,反被他骂。不出三年,李家的田地店铺全被卖光,只剩一座空宅。

亲朋散尽,仆人离去,只有孙管家始终没走。李锦仍未醒悟,直到一个寒冬清晨,饿醒后发现米缸已空。他习惯性地喊孙管家买米,孙管家却告诉他,家里已一无所有。

李锦突然想起父亲生前说的西厢房地下埋着保命钱,连忙跑去挖。挖出陶罐,打开一看却傻了眼,里面没有金银,只有一把干瘪的稻穗和一把锈迹斑斑的镰刀,还有一封父亲的信。

信中,父亲讲述了自己白手起家的艰辛,一滴汗换一粒粮,希望李锦能明白家财总有花完的那天,可勤劳的双手永远不会空。李锦捧着信纸,眼泪止不住地流。

从那天起,李锦跟着孙管家扛着锄头下地干活。一开始,他连麦苗和杂草都分不清,手心磨得全是血泡。但他埋头苦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把地里的庄稼种得越来越好。

十年后的秋天,李家老宅重新翻修,囤满了粮食。李锦站在田埂上,看着金黄的稻浪,对孙管家说:“孙叔,今天收割,把乡亲们都请来帮忙吧,收的粮食大家平分。”

那天傍晚,李锦割下第一捆稻子,小心地摘了几株稻穗,揣进怀里,轻声说:“爹,您留下的保命财,儿子终于找到了。”

后来,李家傲流传起一首童谣:“李家郎曾荒唐,金山银山全花光,一朝悔悟拿起锄,勤耕苦种粮满仓。”

---

愿看到这个故事的朋友们都能懂得勤劳的珍贵,珍惜眼前,日子越过越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