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短篇民间故事 > 第653章 卖田嫁女反遭冷,一朝醒悟孝亲长

第653章 卖田嫁女反遭冷,一朝醒悟孝亲长(1 / 1)

在咱这小村子里,有位大爷,为人那叫一个憨厚老实。岁月悠悠,大爷年过半百,膝下就只有一个宝贝闺女,那可是他的心头肉啊。闺女3岁那年,命运无情,老伴儿撒手人寰,留下大爷一人,既当爹又当妈。那些日子,大爷没日没夜地操劳,一把屎一把尿地把闺女拉扯大。他对闺女那疼爱,简直没法用言语形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给闺女。

时光飞逝,闺女到了婚嫁的年纪。大爷可上心了,四处打听,给闺女找了个好婆家。女婿是个知书达理的教书先生,大爷心里那叫一个满意。闺女出嫁那天,大爷咬了咬牙,把家里所有的田地都卖了,就为了给闺女凑一份丰厚的嫁妆,想着闺女嫁过去能过上好日子。

可俗话说得好,“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话还真不假。闺女成了家,有了如意郎君,心里慢慢就把老爹给淡忘了。对大爷的关心,那是越来越少,少得可怜。

有一年冬天,寒风凛冽,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北风呼呼地吹着,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割得人脸生疼。大爷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家里,心里空落落的,满脑子都是闺女和外孙女的模样。他实在太想念她们了,一咬牙,顶着漫天大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闺女家赶。那雪厚得呀,一脚踩下去,都没过了脚踝,大爷走得那叫一个艰难。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大爷终于摸到了闺女家。他站在门口,冻得浑身直打哆嗦,牙齿都“咯咯”作响。抬头一看,闺女正在灶台前烧火呢。大爷心里一喜,刚想喊闺女,闺女却先抬起了头,看见大爷,不但没有心疼,反而没好气地说:“爹,这么冷的天,您不在家好好待着,跑出来干啥呀?”

大爷一听,还以为闺女是心疼自己呢,连忙笑着说:“闺女啊,爹想你们了,再冷的天也想过来瞧瞧。”说着,又搓了搓手,接着说:“快去给爹烫壶酒来暖暖身子。”

闺女听了,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满脸不耐烦地抱怨道:“爹,这天寒地冻的,酒缸都结冰了,咋舀酒啊?”

大爷心里“咯噔”一下,心想:都说小孩不冷酒不冰,哪有酒缸结冰的道理呢?难道闺女真的变心了?但他又想着,说不定闺女是跟自己开玩笑呢。

正想着,一股香喷喷的炖肉味飘了过来。大爷心里一动,决定再试探一下,就说:“闺女,酒缸结冰就算了,爹去灶台帮你烧火,顺便烤烤火总行吧。”

没想到闺女连忙拦住他,着急地说:“别别别,我这煮的是猪食,您笨手笨脚的,别给弄砸了。”

等闺女上了楼,大爷心里犯起了嘀咕,越想越不对劲,决定亲自去看看锅里到底煮的啥。他颤颤巍巍地走到灶台前,伸出颤抖的手,缓缓揭开锅盖一看,好家伙,锅里炖的分明是香喷喷的肉,哪是什么猪食啊!大爷顿时觉得心如刀绞,鼻子一酸,老泪直在眼眶里打转,那滋味,比当年老伴儿去世时还要伤心。

他强忍着泪水,走到女婿的书房,拿起笔,在墙上颤颤巍巍地写下一首诗:“我劝世人莫卖田,嫁女划来心发寒。锅中炖肉当猪食,酒缸结冰难舀干。”写完后,把笔一丢,抹着泪就回家了。

闺女下楼一看,爹不见了,喊了几声也没人应,跑到门口张望,才知道爹已经回去了。这时,女婿放学回来,看到墙上的诗,赶紧问妻子:“你爹来过吗?”

闺女正烤着火,懒洋洋地说:“不知道咋回事,我到楼上拿火盆,他就走了。”

女婿一听,急坏了,顾不上多说,拔腿就往外跑,去追岳父。他一路跑啊跑,跑了好一会儿,终于追上了大爷。女婿说了好多好话,可大爷的心已经被伤透了,说什么也不肯回去。

女婿没办法,气冲冲地回到家。一眼看到摇篮里的小女儿,心头火起,抱起孩子就往外跑,直接把孩子丢在了雪堆里。

闺女见状,吓得魂都没了,发疯似的冲出去大喊:“不得了了,你这是要冻死咱们的闺女啊!”

女婿怒吼道:“我就是要冻死他!辛辛苦苦把她养大,将来还不是跟你对咱爹一样不孝顺!”

闺女一听,如五雷轰顶,低头看看雪堆里的孩子,又想起自己对父亲的所作所为,顿时羞愧难当,“扑通”一声跪在雪地上,哭着说:“爹,我错了,您原谅我吧!”

于是,夫妻俩赶紧把老人接回了家。从此,一家人好好过日子,再也不做那让人心寒的事了。

朋友们,听完这个故事,是不是心里也跟着揪了一把?其实啊,儿女孝不孝顺,跟出不出嫁、成不成家没啥关系,关键是得有一颗感恩的心。父母把咱们拉扯大,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他们的爱那是最无私的。所以啊,咱们做子女的,就算工作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哪怕打个电话,发个视频,让父母知道咱们心里惦记着他们。百善孝为先,可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知道后悔,到那时候,啥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