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呢?”刘禅看他一脸不可置信,笑道:“凡事不可一概而论,他们都是有为青年,号召兴汉,不必杯弓蛇影。”
糜威忧心道:“可这帮儒生聚会一处,有组织有纪律,便是结党营私,不可使其坐大。”
刘禅将朱治那把刀拿出来:“这把刀是好是坏?”
糜威一怔:“此乃宝刀!”
刘禅笑道:“此刀若在朱治手上,于我便有害。如今在我手上,于我便有利。”
“原来如此,我悟了!”
糜威猛然醒悟,此时队伍已经走过府衙,并没有冲进来,也放下心来,赶紧去传令。
“嗯,整挺好!”
刘禅微微点头,对诸葛恪这次组织的游行很是满意。
虽说自己给了框架和方法,但具体执行可不是轻松之事,尤其在他们没见过先例的情况下,能做的有模有样,足见其统率能力,不愧为江东后期的顶梁柱。
昨天诸葛恪派人报信,光他们四家捐赠的钱粮就接近三千万钱,足以解决燃眉之急。
不得不说这些豪族的弟子就是厚啊,嘴上说粮仓已经见底,但一看有职位竞争,粮仓马上变成了无底洞。
但还有很多人在观望之中,接下来就看他们能募捐到多少物资了。
刘禅还打算借此机会筛选出一批人才,随着中原局势稳定,没有了北士南流,东吴失去了人才基础。
外患虽然少了,内忧却逐步加剧,放眼望去,朝堂二代官员一大半都是江东豪门子弟。
顾家这几个还算有才学的,建业还有诸葛瑾、张昭等人的后代撑着,吴郡、会稽等地,基本都是凭借家族势力进入官府的豪门子弟滥竽充数。
孙权晚年估计也是被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刺激到了,疯狂清洗世家子弟,但为时已晚。
刘禅必须早作打算,但只靠官府选拔和考试,有些人未必就能通过,也可能有人不屑参与。
而四友会是以民间组织为主体,吸纳有志青年,不论出身门第,正所谓物以类聚,必定能吸引到一些有用的人才。
就算他们不愿出仕,也可以从民间宣扬兴汉大业,最主要的是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从根本上掌控舆论,甚至某种程度上还能监督官府,一举多得。
呼喊声渐渐远去,看他们的动向,应该是出西城往秦淮河方向去了。
刘禅刚下楼,便见糜威又急匆匆跑来:“世子,大事不好了!”
“你是NPC吗?就会这一句?”
“不是……”糜威下意识应承,忽然发现自己没听懂,愣了一下禀报道:“左太守方才被人刺杀了。”
“什么?”刘禅吃了一惊:“可曾抓到刺客?”
“混乱之中,被人从酒楼中暗箭射杀,早已逃去无踪。”
糜威咬牙道:“我看这必是江东豪族之计,故意叫儒生聚众闹事,再趁乱下手,立刻将领头之人抓起来。”
“没有证据怎能胡乱抓人?”刘禅往外走去。
糜威赶紧拦住:“世子,外面危险,你还是别了。”
“也好!”刘禅忽然灵机一动,吩咐道:“将尸体送到府衙,我要亲自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