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完,纷纷低声议论:“这年头谁家不缺粮,哪有余力帮别人?谁家日子好过?”
贾张氏一改往日蛮横模样,眼巴巴盼着邻居们能伸把手。
不然凭她家这条件,要养活三个孩子简直是天方夜谭。
秦淮茹眼圈通红,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
易中海见院里无人吭声,心知若不拿出个章程,贾家必定会缠上自己。
当即开口道:“咱们院这么多户人家,贾家遇到难处,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谁都不敢打包票自家永远顺遂,远亲不如近邻,大伙说是不是?”
这番话说得众人哑口无言。
确实如易中海所言,谁家没个三长两短?今日不帮人,来日自家有事谁肯相助?
尽管心里不情愿,但话说到这份上,易中海率先掏出二十块钱塞给贾张氏。
见壹大爷带了头,刘海中也跟着表态:“我家三个小子都没成家,积蓄比不上壹大爷。
这样,我捐十块!”
轮到叁大爷时,他摸出五块钱叹道:“我工资比不上两位大爷,家里开销都紧巴巴的,就捐五块吧。
"
三位大爷起了表率,院里其他人却迟迟不动。
易中海目光转向何雨柱:“柱子,你带个头。
你是厂里六级厨师,工资不低又没负担。
以后食堂有剩菜剩饭也捎回来,贾家不会嫌弃的。
"
又往自己身上推?何雨柱心里暗恼。
自己都成家了还接济贾家?
看着秦淮茹泪眼婆娑的模样,何雨柱只觉得浑身不自在。
搁从前,见她一掉泪自己就心软。
如今却莫名厌烦。
她一个寡妇拉扯仨孩子,伺候残疾丈夫和婆婆是不易,但总归饿不着。
普通人家能吃上饭就谢天谢地了,偏把何雨柱当长期饭票,吸干血还不落好。
秦淮茹眼里只有自家孩子,何雨柱不过是她利用的棋子。
怕生孩子影响自家三个娃,偷偷跑去上环。
要不是娄晓娥给何雨柱留了后,他差点绝户!
搅黄何雨柱和冉秋叶的姻缘,断了他其他选择,只能跟她凑合过。
要说感情?或许何雨柱有几分真心,秦淮茹的心思就难说了。
秦淮如对何雨柱的感情建立在财富基础上,她看中的不是何雨柱这个人,而是他优渥的经济条件和单纯的性格。
何雨柱若不单纯,就不会成为秦淮如的目标。
她正是看准了何雨柱的善良,才会怂恿他从食堂偷菜接济自家。
或许有人会说不能以现代标准评判那个年代的人,认为秦淮如独自抚养三个孩子和一位老人确实艰难。
但困难就能成为无止境剥削何雨柱的理由吗?贫穷就可以不讲道理吗?
易中海想推卸责任,何雨柱立即反驳:
"壹大爷,您这话可冤枉我了。
厂里的剩菜剩饭哪轮得到我分配?虽然我是厨师,但食堂里比贾家困难的职工多的是。
就说刘岚,要养活四位老人、一位残疾丈夫和两个孩子,负担比贾家重多了。
您该不会让我去和她争这点剩菜吧?这种事我可做不出来。
"
贾张氏闻言破口大骂:
"没良心的傻柱!我家都这样了帮帮忙怎么了?你们家三个城市户口粮食多得吃不完,找点借口就不肯帮忙,小心遭报应!
"
面对贾张氏的恶语相向,何雨柱冷笑不语,心里已有了主意。
他继续道: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与其长期接济贾家,不如帮他们找到自力更生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