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大爷附和道:
"说得在理。
柱子,你有什么好主意?
"
何雨柱微微一笑,这笑容却让贾张氏后背发凉。
"大家想想,靠邻里接济能维持多久?刚才都说现在谁家都不宽裕。
一两个月能帮,一两年也能帮。
可贾家棒梗才六岁,小当两岁,嫂子还怀着孕。
等孩子们上学后开支更大,难道要大家永远帮下去?所以关键要靠自己...
"
这番话引起众人共鸣——贾家确实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何雨柱接着说:
"壹大爷和贰大爷提议让贾家顶替东旭的岗位,我觉得最适合的人选就是贾婶子。
"
贾张氏顿时炸了锅:
"丧良心的傻柱!想让我这把老骨头去轧钢厂受罪?你是存心要我的命!
"
何雨柱一个凌厉的眼神扫过去,贾张氏立刻噤若寒蝉。
“你刚才也提到年纪大了,今年才五十出头,到厂里干不了几年就能退休。
要是真有钳工的天分,这几年把技术练好了,退休后还能拿厂里的养老金。
到时候让秦淮茹顶你的岗,你的退休金足够养老,她的工资也能养活全家。
"
何雨柱这番话说完,院子里的人纷纷点头赞同:“有道理啊,贾张氏这岁数,去厂里干几年就能退休,还能领养老金,一举两得。
"
“这么安排还有个好处——你们看秦淮茹现在怀着孩子,就算想去厂里干活,也得等生完孩子。
这段时间家里没收入,光靠厂里赔的五百块和贾张氏的养老钱能撑多久?”
“对!柱子说得对,让贾张氏先顶东旭的岗,等过几年她退休了,孩子也大了,棒梗和小当能帮着带小的,秦淮茹再去接班,正好!”
一听这话,贾张氏急了。
她好吃懒做惯了,要她去厂里挣钱养家,简直比要命还难受。
还没等她嚎出声,何雨柱又接着说:“我也是为你们家着想。
别的不说,在家照顾东旭和三个孩子,可比厂里累多了。
东旭瘫在床上,吃喝拉撒都得伺候,三个孩子还得洗洗刷涮,想想都不轻松。
"
何雨柱描述的景象一下子浮现在贾张氏脑子里,想到家里屎尿横飞、忙得脚不沾地的日子,她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见众人都支持何雨柱的主意,贾张氏琢磨了一下——去厂里干活,确实比在家伺候人轻松!
可秦淮茹不乐意了,心里暗骂何雨柱,抹着眼泪说:“柱子,你说得对,可轧钢厂都是体力活,我婆婆常年吃止疼药,哪能干得了?”
她怕贾张氏真去接了班,在厂里吃香喝辣,自己在家照顾贾东旭和三个孩子,非得饿死不可。
何雨柱笑眯眯地说:“这事儿得问张婶子——是想在家伺候人,还是去厂里上班?”
“我去轧钢厂上班!我愿意干活,不怕累,能吃苦!”贾张氏连忙喊道。
何雨柱微笑着提议:“贾家嫂子,其实你可以在家赚钱。
你家不是有缝纫机吗?轧钢厂那么多男工衣服破了,你可以在院里宣传,让贾张氏把活带回来缝补,一个月轻松赚个十来块。
实在不行,还可以去街道申请糊火柴盒,一个月挣几块钱也不难。
"
“这主意不错,就按柱子说的办!”院里的人纷纷赞同。
大家都明白,偶尔接济可以,但贾家这种情况要帮到什么时候?谁家能一直白白往外掏钱?
秦淮茹暗自恼火,她既要照顾一家老小,还要缝补衣服、糊火柴盒,哪有在厂里轻松?她原本想着在厂里卖个笑脸就能混得开,现在却被拴在家里。
看来得想办法让婆婆留在家里才行。
贾张氏却听得心花怒放。
去轧钢厂上班多光荣啊,而且干不了几年就能退休拿工资,以后养老都不用愁。
想到这儿,她看何雨柱都觉得顺眼多了,决定以后少骂他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