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三国召唤之帝途霸业 > 第22章 戏志才现身,黄巾出击

第22章 戏志才现身,黄巾出击(1 / 2)

第二日,刘明依据斥候传回的情报,只带了关羽、张飞及数十亲卫骑兵,趁着晨雾悄然进入平原城。

在士兵的引路下,一行人径直前往郡守府面见龚景。

府内早已聚集了不少官员,皆是听闻援军主将到来,特意前来一睹风采。

众人目光聚焦处,只见一位身形挺拔的俊秀少年身披亮银铠甲,正与太守龚景在堂前相谈甚欢。

刘明将刘焉的亲笔书信递上,龚景展开细看后,连连赞叹:“果然英雄出少年!有你们这般栋梁,我大汉何愁不兴!”

“太守过誉了。”刘明拱手谦逊道。

如今他在外刻意维持着谦虚有礼、温文尔雅,一副心向大汉的,有才少年模样,这样有利于更好的获得人杰的好感。

众人移步府衙内堂,互通已知的情报,商议后续的部署。

谈及守城之战,龚景感慨道:“此次能守住城池,全赖戏先生从中调度,否则断难撑到援军抵达。”

刘明闻言,眼中顿时闪过一丝亮色,连忙追问:“戏先生?”

“正是”龚景点头道,“一位名叫戏志才的寒门士子,饱读诗书且智谋过人。”

“哦?莫非是曾在颍川学院求学的那位戏志才?”刘明心想。

“他与我乃是旧识。”刘明随后故作熟稔地说道。

“竟有这般缘分!”龚景笑道。

随即,龚景让人去请戏志才。

毕竟戏志才此刻还是白身,按规矩未能参与府衙内的议事。

不多时,戏志才便在侍从的引领下走进内堂。

他身着素色长衫,虽面带倦色,眼神却依旧清亮。

刘明见状,连忙起身快步迎了上去,一举一动间满是对贤才的热情与敬重。

“戏兄,自颍川一别,别来无恙啊!”他朗声道,语气中带着真切的熟稔。

“原来是刘兄,别来无恙。”戏志才亦拱手回应,眼中闪过一丝暖意。

刘明随即问及戏志才为何会在此地,戏志才苦笑一声,将北上途中偶遇围城、临危相助的经过娓娓道来。

刘明听后不禁打趣了几句,两人之间的生疏感瞬间消散。

说笑间,戏志才想起先前的赌约,郑重一揖:“主公。”

这声称呼落地,刘明顿时开怀大笑,伸手扶起他:“得戏兄相助,如虎添翼也!”笑声落定,众人重归正题,开始商议防务。

戏志才率先开口分析:“此次黄巾暂退,多半是忌惮主公带来的三千骑兵与麾下猛将。

在他们调来骑兵与得力战将支援之前,断不会轻易再动。”

他顿了顿,补充道:“因此,未来几日局势当会暂时平静。

即便黄巾一意孤行,主公的三千骑兵亦可凭借机动性游走骚扰,足以拖住他们的攻势。”

一番商议后,众人定下策略:刘明率主力在城外扎营,与城内形成犄角之势,一旦一方遇袭,另一方可迅速驰援。

同时,邹靖率领三千步卒入城,补充城防兵力,协助龚景修缮城郭、筹备粮草。

如此部署,内外呼应,既解了城内兵力空虚之危,又保留了城外的机动战力,算是眼下最稳妥的安排。

两日后,嬴政的回信送达蒙骜手中,信上只有寥寥数语:“既然攻打不下,便转攻其他郡县。骑兵与将领皆抽不开身,暂难支援。”

蒙骜捏着信纸反复摩挲,眉头紧锁。

片刻后,他召来副将:“你率五千人马留守营寨,依旧保持攻城态势,务必迷惑敌军,同时计划三天后撤离,如果敌军斥候察觉动向,到时便借着夜色掩护再全军撤离。”

随后,他点起剩余兵力,决定趁夜分兵,突袭青州境内其余郡县。

军令一下,秦军旧部与黄巾部曲立刻行动,蒙骜亲率主力趁夜疾走,朝着周边郡县扑去。

此时的青州战场,除了平原郡暂趋平静,兖州却成了各方角逐的焦点。

这也是嬴政抽不出援兵的缘由,因为这是起义时赢家与六国的协议。

何为六国?

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这才是意义上的“六国”,与嬴政的秦朝后裔,再加上黄巾势力,本是牛马不相及的存在。

六国与赢氏有灭国之恨,彼此间的立场与渊源本该充满水火不容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