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第一缕晨光刺破陈留郡的夜空时,黄巾大营骤然沸腾起来。
号角声划破寂静,旌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数万大军分三路有序开拔,尘土蔽日的行军队伍在旷野上拉出长长的阵线。
第一路大军由赵雍为主帅,肥义为副将,嬴政充任军师,点起三万兵马佯攻酸枣。
此路兵马是由推行“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赵雍所统帅,而赢政只能当个军师起到辅助作用,毕竟赢政统帅太低了。
嬴政虽然在统帅上难担大任,却能以权谋智计辅佐,负责调度粮草、分析军情,恰好与赵雍形成互补。
大军行至半途,赵雍便已依嬴政所献之策,派出数十名细作混入酸枣城外打探消息,并让麾下士卒脱下甲胄,换上百姓衣服,轮批进入城中。
第二路则是六千铁骑组成的突袭队,由龙且为主帅,钟离昧为副将,不设军师,只配了数名悍勇武将。
这支部队的目标明确,那就是奇袭雍丘,截断汉军粮道。
龙且与钟离昧皆是项羽麾下最擅奔袭的猛将,两人率铁骑在官道上如一阵黑色旋风掠过。
他们深知此战关键在于“快”与“狠”,既要不惊动沿途守军,又要在雍丘守将反应过来前攻破粮仓,故而连斥候都只能派出最精锐的数人,远远探路。
第三路作为主攻部队,由项燕任主帅,黄巢为副将,军师范增随军参谋,统领六万主力直逼陈留城。
项燕跨着战马,手持兵符调度各部,老将沉稳的气场让整个队伍如磐石般严整。
黄巢则亲率三千精锐为先锋,腰间横刀映着晨光,时不时勒马回望,他虽屈居副将,却也明白陈留城的重要性,一路催促进军,生怕慢了半分。
范增骑马立于项燕身侧,目光扫过前方的地形,不时低声提醒:“此处地势低洼,需防汉军设伏。”
三路大军的主帅名单摊开,明眼人都能看出黄巾的窘迫。
真正能独当一面的统帅几乎全来自六国后裔,黄巾自家将领中,除了黄巢勉强能挑起大梁,其余人竟无一人能统帅万人大军。
这种“外强中干”的困境,像一根隐刺扎在张角心头,却也只能寄望于此战告捷后,能借着胜势提拔些自家人才。
当陈留城的城楼出现在第三路军的视野中时,项燕举起令旗,全军骤然停下脚步。
晨雾渐渐散去,城墙上汉军的旗帜清晰可见,一场决定兖州命运的血战,已在城下拉开序幕。
陈留城头,一名守城士兵正揉着惺忪睡眼,刚要打个哈欠,眼角余光却瞥见地平线处涌来黑压压的潮水。
那是数不清的黄巾士卒,旌旗如林,甲胄反光在晨光中连成一片,吓得他瞬间清醒,连声嘶吼着招呼传号兵:“敌袭!黄巾大军杀过来了!”
传号兵早已瞧见那骇人的阵仗,疯了似的扑向鼓架,抡起鼓槌拼命猛敲。
“咚咚咚——”
急促的战鼓声如惊雷炸响,穿透陈留城的晨雾,将刚从睡梦中惊醒的将领们一个个拽到城墙之上。
卢植身披铠甲,手按城垛,目光凝重地望着城外。
曹操负手而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胡须,眼神里满是审视。
袁绍、袁术兄弟并肩站着,脸上带着几分倨傲,却也难掩紧张。
连一向沉稳的王莽,此刻也眉头紧锁,望着那望不到边际的敌军阵列。
此次朝廷大军以卢植为帅,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为副,曹操等人则分领五校兵马,共同镇守这重要城池,毕竟陈留一破就是司州。
忽然,曹操低呼一声:“那是谁?”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黄巾阵前,一名身材异常高大魁梧的青年骑着匹通体乌黑的战马,手中拎着一柄造型沉重的大戟,最令人心惊的是他那双眼睛——
竟是罕见的重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