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月堂道:“回禀娘娘,教书育人,培育下一代,应是朝廷的责任。娘娘何不下令,在我朝各地,遍地开设学堂,请教书先生,不论富人家的孩子,或是穷人的孩子,都收入学堂。”
左月堂的话刚说完,列队里站出几位大臣来,极力地反对。李大人说到:“左御史,您的谏言虽有些道理,但是行不通,如果朝廷开设学堂,我朝泱泱大国,要开设多少个学堂才够呢?开设学堂是需要花费的,这些银两从哪里凑齐?三则,教书先生的费用,难道也要朝廷俸禄给养吗?那该需要多少银两呢?自从先帝以来,帝王为了减轻百姓负担,税赋一减再减,如今,因为减少税赋,国库日渐亏空,光光给养朝廷官员的俸禄,以及供养官兵将士的俸禄,都已经是重担了。平日地方要是有个什么大灾小灾,国库里都很难调拨出银两,很多时候,陛下与皇后为了凑足赈灾款项,拿出宫中的贡品和首饰等变卖折现。左御史请说,如果按着您的方法,朝廷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设学堂,这么大笔开销谁来承担呢?”
李大人说完,众臣纷纷点头表示赞许。
林婉池道:“左御史,李大人说得有理!孤知道左御史的好意,不过,我朝国库实在是没有太多的银两。”
左御史道:“娘娘!微臣既然想出这个办法,自然会想到国库以及朝廷的负担!关于国库,微臣以为,虽然朝廷一减再减税赋,但是,只要家国昌盛,民间贸易往来增多,朝廷可以在民间的贸易中收取一定数额的流通税费,一来,可以监督贸易,管理贸易,二来,随着民间贸易的繁荣,国库也会日渐丰盈起来的。”
林婉池道:“左御史此言,莫非是想让朝廷增加对民间的课税?这个恐怕大臣们会反对,陛下也会反对的!陛下向来爱民如子,所以将税赋一减再减!”
左月堂道:“不!微臣以为,如今朝廷的税赋,多数来源于农民们上缴的粮饷和富人家的捐银,这税收的渠道太多狭窄。虽然朝廷对税赋一减再减,然而,对于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依靠种田为生的农民们来说,他们从富人家租地,辛辛苦苦一年,种植出来的粮食除了要交租之外,还要供奉给朝廷,实在是辛苦。朝廷虽然对税赋一减再减,但是对农民们来说,还算是重的。而一直以来,民间的很多贸易,比如商贩买卖东西,民间互换交易,如布料交易、桩刀交易、牛羊等畜牧家禽交易,以及客栈、酒家、面馆买卖等等,在这些买卖交易中,商家和卖者是有利润可图的。很多富裕的人家,除了在朝廷当官的人家,多数都是通过买卖交易而发家的。所以,在这些买卖交易中,有很多的利润,朝廷为何不对这些利润收取一定的税赋,而减轻那些依靠租地种田的农民的税赋呢?如果,朝廷在买卖生意中收取税赋,那么,随着国家安宁,民间的买卖交易日趋增多,朝廷税收日渐增多,国库也日渐丰盈。而减少对农民的税赋,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这是两全其美的事!娘娘以为如何?众位大臣以为如何?”
林婉池听了,微笑地点点头。众臣们听了左月堂的话,也纷纷点头表示赞许。
林婉池道:“左御史此言有理!很好!不过,孤与陛下商议之后再作决定!”
左月堂道:“皇后娘娘,回到刚才所说的学堂之事。微臣以为,民间富人家开办的私塾,朝廷可以略加干预,使之变为学堂。即使不使私塾变为学堂,朝廷也可以干预,让那些富人家的私塾接受平民家的孩子,朝廷可以给私塾里的教书先生出一些补给,让教书先生免去平民家孩童的学费,或是收取较低的费用。这样,可以让很多平民家的孩童上得起学。如今,民间私塾数量也是很多的,如果朝廷把它们改建成学堂,或是让那些私塾接收穷人家的孩子,可以解决了许多平民子弟的读书问题。此外,朝廷可以依据各个地方人口的多少,在一些人口多而私塾少的地方建学堂。另外,朝廷为穷人家孩子给教书先生补给一些费用,富人家的孩童的费用依然还是由富人家自己负担,并且,朝廷还鼓励富人家多捐些银两来修建学堂和补给教书先生。如此一来,朝廷出不算太多的银两,就可以让学堂制在我朝中原遍地开花,解决了千千万万孩童的读书问题。”
韩大人道:“左御史,您所述之言非常有理!照你所言,朝廷确实是花费不太多的钱,就可以解决了平民孩子的读书问题。只是,修建学堂和供养教书先生的费用中,富人家出了很大的一笔,难道,不怕富人家对此策有异议和反抗吗?”
左月堂道:“如果,朝廷给那些愿意多捐银两来修建学堂和供养教书先生的富人家多些优惠,比如在他们进行贸易过程中给予一定的优惠,那么,富人家还是会很乐于捐些银两来修建学堂和供养教书先生的。韩大人,你觉得呢?”
韩大人道:“启禀娘娘,左御史所说很有道理!微臣很佩服!请娘娘明鉴!”
众大臣纷纷表示赞同左月堂的谏言。
林婉池道:“很好!孤觉得左御史此策深谋远虑,是个好办法。容孤与陛下商议,他日再起草诏书。臣子们,你们还有何事请奏!”
大殿中的大臣们沉默。
林婉池道:“既然无事请奏,那么退朝!”
“退朝!”韩公公高喊一句。林婉池起身,缓缓走下宝座,带领着她的随从离开了轩辕殿。
皇后离开后,群臣才纷纷散去。
早朝散朝后,八王爷心腹党羽聚集蔡大人府第,来到蔡大人的书房。
“哼!”蔡大人挥洒拳头,恶狠狠地对着墙壁一击,因为用力过猛,手痛得嗷嗷直叫。
一位臣子说到:“如今,左月堂深得皇后和皇帝的喜爱,今日朝上,左月堂出尽了风头,既能用两个月时间治理了黄河,又提出遍地修建学堂,解决平民家的孩童入学。此提议,当朝重臣纷纷赞许,左月堂因此也得到了朝廷重臣的信任。左月堂入朝廷不到半年,翅膀就越来越硬了。如今,他被陛下封为御史大夫,位同诸侯,职位仅次于丞相。看来,八王爷的对手又多了一个。”
蔡大人恨恨地骂道:“左月堂,你这该千刀万剐的家伙,占尽了风光体面,害得我在众臣面前颜面尽失,还让我丢了五个月的俸禄。哼!此仇,我一定要报!”
另一位臣子说到:“蔡大人,我倒有个好主意!可以治一治左月堂,降一降他的威风。”
“哦?你有什么好主意?快说!”蔡大人迫不及待地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