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8(2 / 2)

察隅的城头山,不断有人影晃动,应该是守城的士兵。

沐启元一边命令步兵做好准备,一旦城破,立刻抢占城门,一边开始让炮手准备轰击城门和城墙。

十门火炮,静静地矗立在距离南城门一千步的地方,炮手们正在忙着调准炮口,这些新式的火炮,已经安装了准星,比朱由检北伐时使用的老式火炮准头更高。

守军也在注视着城外的火炮,这些庞然大物,他们从来没见过,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一睹为快。

“军座,火炮校准完毕,是否立即发射”

“立即发射。”

炮手们开始装弹、火,随着导火索被引燃,开花弹进入发射倒计时,不过,这是炮手在心里倒计时,火炮本身并没有这样的装置。

“轰隆”

“轰隆”

“轰隆”

十门火炮,几乎同时发射,开花弹拖着一道道尾线,大雁似的飞向南城门。

十枚开花弹,只有一枚落在南城门附近,其余的开花弹,不是落在城墙上,就是落在城墙外。

就是这一枚落在城门前面的开花弹,将破烂不堪的木制城门,炸得四分五裂,木屑与烟雾停息之后,城门口现出一个巨大的空洞。

沐启元大喜,“这些藏人,修的什么城门这不是让我的士兵立功吗”

“军座,城门已经炸开,要让步兵入城吗”

“等等,城内可能有守军,先让士兵们向城内开炮,每人两枚开花弹。”

“是,军座。”

这一次,炮火直接对准城墙以内,巨大的火光,霎时将城头完全笼罩。

沐启元还不放心,“炮火向前延伸两百步,继续两轮炮击。”

炮火停息之后,城头上已经没有了动静,也看不到守军的身影了。

第一次在战场了见识了火炮的威力,沐启元兴奋得大叫:“步兵,入城,小心城墙内侧有守军埋伏。”

“弟兄们,入城。”第五十五师师长刘臻羽争取到了第一个入城的机会,他把手一挥,就抢到士兵们的前面。

见师长抢了风头,士兵们哪甘落后一个个像是打了鸭血,很快就追了上来,在进入城门洞之前,已经有大批的士兵越过了刘臻羽。

南城门内,除了正在燃烧的火焰,就是守军的尸体,那些还没死透的士兵,正在打滚、嚎叫,离死透已经不远了,即使明军不开枪,他们也撑不过一个时辰。

明军没有让他们继续痛苦,当敌人已经没有活下去希望,那就让他早脱离苦海吧,早投胎,早成为又一条好汉,只是,不要再做大明的敌人了刘臻羽默默地在心里为这些藏人守军祈祷。

进入内城,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临时武装起来的农奴门,就拿着木棍、农具,在头人的带领下,阻挡在明军的前面。

只要拿着武器的,就是敌人。

刘臻羽可不是什么怜香惜玉之人,再说,对面是敌人的士兵,可不是什么香玉。

在燧发枪的远距离打击下,藏人农奴根本无法靠近明军百步之内,他们活脱脱就是会移动的靶子。

靶子虽然会移动,但明军人数要远远多于他们,如果第一个士兵没有射中,还有第二个、第三个士兵。

刘臻羽杀得兴起,竟然忘了打开其它的城门,接应友军入城,直到沐启元随着后军进了城。

沐启元入城后,一面让刘臻羽打开其它的三座城门,一面下达了屠杀令。

沐启元有他的理由:军队还要远征,谁也没有有时间和精力看管俘虏,况且,他们出征的原因,乃是因为乌斯藏发生暴乱,而这场暴乱已经演变为对汉人的抢劫、强暴和屠杀,既然你敢屠杀汉人,就应该想到,有一天会被汉人屠杀,被汉人成百倍地报复。

沐启元的屠杀令很快传达给了每一名士兵,城内的藏人根本没有投降的机会,只要遇着明军,就是他们的死期,不管是老人还是妇孺。

察隅城不大,明军很快就在城内搜索完毕,珠宝财物倒是不多,却在西南角的一个仓库里,发现了一千多戴着脚镣的奴隶。

负责搜寻仓库的士兵本欲屠杀,但听到有人用汉话叫唤“饶命”,士兵留了一个心眼,一问才知道,他们不是藏人,而是附近的汉人,被抓来当做奴隶使用的,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在不用干活的时候,一律戴上脚镣。

搜查仓库的是五十五师的人,师长刘臻羽不敢做主,只好请示沐启元:“军座,这些汉人如何处理”

“怎么处理自然是放了,大军入藏,一是平定暴乱,二是解救当地的汉人,难道连汉人兄弟也要杀”沐启元参加过出征前的会议,知道朝廷用兵的目的所在,他虽然不是大汉族主义,但民族的认同感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