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组建了最强剑客集团 > 第73章 《仁王的演讲》

第73章 《仁王的演讲》(1 / 2)

大盐平八郎张了张嘴,咋舌不下,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并非无话可说,而是想说的话太多了,所以字句全堵在喉间,反倒讲不出口了。

无助之下,他下意识地扭头看向一旁的山南敬助,想要寻求旁人的协助。

视线转过去,正好瞧见山南敬助的堆满苦涩神色的面庞。

在听到青登让他统计目前滞留在津的全体町民的总数时,他马上意识到青登想干什么。

他的第一反应跟大盐平八郎一样——此计断不可行!

怎可让未受训练的平民百姓上阵?这不是赶人送死吗?

姑且不论英军,光是“北幕军”,就足以让平民百姓领教到战争的残酷。

“北幕军”的将士们再怎么不堪一击,也是正儿八经的武士,不是连刀都没摸过的平民百姓所能比拟的。

更何况,青登口中的“三万大军”,是把老弱妇孺全算进去的。

混杂着大量老弱妇孺的“大军”……岂可用于作战?

山南敬助的表情,让大盐平八郎心里一松……太好了,我不是孤军奋战,新选组中还是有人跟我有着相同的主张。

虽然他们俩没有进行任何语言上或眼神上的交流,但在这一刻,他们因心念相通而达成奇妙的默契——双双扬起视线,朝青登投去“左府\/橘君,请回心转意”的恳切眼神。

青登自然注意到他们的眼神。

他理直气壮地选择无视。

“大盐先生,敬助,我很清楚你们的顾虑。但在眼下这种状况,动员百姓参战,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唯一方法。”

“……不。左府,你不清楚。”

大盐平八郎沉下眼皮,眸中迸闪的锋芒,像是要把青登割伤。

“左府,可否听我一言呢?”

青登扬了扬下巴,示意“请便”。

“唉……没想到,我又要再讲一遍这个故事……”

伴随着深沉的长叹,老人颊间浮现出若隐若现的悲痛神色。

“29年前的大坂起义,我也动员了大量平民上阵。”

“是时,我也对他们寄予厚望。满心以为有这么多平民支持,定能大获全胜。”

“然而……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应该也听过很多遍了。”

“仓促上阵的平民们一触即溃,导致我军侧翼暴露,转眼间就兵败如山倒。”

“我的无数学生就这么惨死在大坂街头……”

说到这儿,老人因情绪激动而不禁梗住。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调整好情绪,接着把话续下去:

“自此之后,我就悟出了一个道理:平民百姓终究是靠不住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固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但……平民百姓终究是脆弱的。”

“见到鲜血,他们会害怕;见到死亡,他们会逃跑。”

“即使是受过严苛训练的将士,在初临战场时,也难免会感到恐慌,更何况是从未闻干戈的平民百姓?”

“左府,我很理解你的心思,真的。因为我确实有过相似的经历。”

“凭你在大津士民中的崇高威望,若是振臂一呼,或许真能动员大量百姓上阵。”

“但是,接下来呢?”

“热血灌头后,哪怕是鄙士俗夫,也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意。”

“可当热血凉却时,他们的战意还能保留几分?”

“他们还有足够的勇气站在城墙上吗?”

“他们还有足够的斗志去直面强敌吗?”

“如此,犹如‘驱羊斗狼’,势将重蹈大坂起义的覆辙!”

“等到那时,悔之晚矣!”

大盐平八郎的说辞,真可谓是情真意切。

既晓之情,又动之于理,令人动容。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有实际案例做支撑——他就是这则实际案例的亲身经历者——充满了说服力,使人艰于辩驳。

一旁的山南敬助稍作犹豫后,咬了咬牙,接过老人的话头:

“橘君,我认为大盐先生说得对……让平民百姓上阵,委实是有欠斟酌。”

二人的联手相劝虽颇具声势,但可惜的是……并未凑效。

“……大盐先生,你所说的这些,我全都清楚了解。”

“吾乃奉行所同心出身,以前没少跟市井中人打交道,岂会不懂平民百姓的软弱?”

“但事到如今,我们已别无选择。”

“否则,我们绝对抵挡不住英军的侵攻。”

“我不知道该怎么向你们形容英军的强大。”

“我只能说:在亲眼见识到英军是如何在一片混乱中迅速布阵,如何凭一轮齐射就把我身后的骑兵队打得人仰马翻,我瞬间明白:就凭大津城当前的守备力量,取胜的希望非常渺茫!”

“如果有其他更好的制胜之策,那我自是欣然采纳。”

“然而……”

青登适时地顿住话头,转动视线,扫过大盐平八郎和山南敬助的脸庞。

二人俱不作声……倘若真有更妙的克敌制胜之策,那他们也不会苦恼至斯了。

青登换上昂扬的口吻,重拾话头: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凡是有望取胜的方法——哪怕只是一线希望,也须紧抓不放!”

“大盐先生,既然你质疑平民百姓没有充足的战意……”

青登停了一停,做了个简单的吸气、蓄力后,铿锵有力地朗声道:

“那么,我就让他们成为气冲霄汉的坚强战士!”

他侧过脑袋,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向山南敬助下令道:

“敬助,让还没入城的町民加紧入城。今日下午5点,我要看见城中的所有百姓、所有将士都在主堡外的广场上集合!我有话要对大家说!”

山南敬助一愣:

“所有将士?”

“没错,所有将士。新选组、传习队、会津军,一个都不能漏下。”

大盐平八郎同样愣住:

“左府,你想对大家说什么?老夫丑话说在前头,仅凭一席演讲,可不足以使平民百姓脱胎换骨。”

青登微微一笑:

“等到下午5点,你们就知道了。”

……

……

是日,下午5点——

秦津藩,大津,大津城——

主堡外的广场——即夹在主堡与城墙之间的这一大片空地——眼下挤满了人群。

当前滞留在津的町民们,以及把守此城的将士们,全数聚集于此。

抬眼望去,人头窜动,像极了出窝的蚁群,好不壮观。

聊天声、叫喊声、叹气声……各种各样的嘈杂声响,此起彼伏。

为了打发时间,也为了澄清疑惑,大家不时交头接耳:

“究竟发生什么事了?为何要把我们都叫到这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