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赵,小李,”周小小转身,神色严肃地对两位年轻技术员说,“你们今天发现的情况很重要。这面墙可能涉及厂里早年的一些……特殊建筑遗留问题。为了安全起见,这件事暂时保密,对谁都不要说,包括后勤科的同志。这间屋子先原样封存,我会向厂领导汇报后处理。”
两位年轻人见周小小如此郑重,连忙点头答应,虽然满心疑惑,但也知道事关重大。
周小小立刻找到了陈强和牛师傅,将发现的情况告知。陈强一听,拳头就握紧了:“又是这些阴魂不散的东西!难道李文杰当年布下的局,不止一个?”
牛师傅则显得更为凝重,他吧嗒着旱烟,半晌才说:“西北角,乾位,档案室……那是厂子的‘根基’所在啊。如果那里被动了手脚,就相当于在房子的地基下埋了脏东西。平时可能不显山不露水,可一旦厂子运势有大的波动,或者遇到关键时刻,这东西就可能作祟,轻则阻碍发展,重则引发祸端。”他看向周小小,“丫头,你感觉那符是活的还是死的?”
周小小仔细回想了一下:“感觉像是休眠的,但被惊动后,开始有阴气外泄。而且,那墙缝很可疑,似乎不完全是自然形成的。”
牛师傅点点头:“那就不能简单处理了。这种依附在建筑上的阴秽之物,强行破坏恐怕会适得其反,可能让里面的秽气一下子爆开,污染更大范围。得想办法把它‘化解’掉,或者……‘请’走。”
“化解?请走?”陈强皱眉,“牛师傅,这具体该怎么做?现在这形势,我们总不能明目张胆地做法事吧?”
周小小沉吟道:“明着来肯定不行。但既然是在档案室的墙上,我们或许可以借‘房屋修缮’、‘消除安全隐患’的名义来处理。关键是,需要找到一种既能物理覆盖或修复墙体,又能从根源上中和掉那股阴秽之气的方法。”
三人商议良久,最终制定了一个看似寻常却暗含玄机的方案。
周小小以技术科科长的身份,向厂领导班子提交了一份关于《老档案室房屋结构安全评估及改造方案》的报告。报告中指出,老档案室年久失修,墙体存在裂缝和霉变,不仅威胁到即将存放的精密仪器安全,也可能对职工健康造成影响(如霉菌孢子),建议立即进行彻底修缮。报告重点强调了需要对发现裂缝和“可疑污染物”的内墙进行重点处理,包括:凿除表面污染层、采用特殊配比的防潮防霉砂浆进行填充和覆盖、并在墙体干燥后涂刷新型防霉涂料。
这份报告理由充分,符合安全生产和关心职工健康的原则,很快得到了批准。魏书记和王厂长显然也联想到了什么,批条上特别注明:“同意。由周小小同志全权负责,务必彻底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拿到尚方宝剑后,周小小开始了她的“科学驱邪”行动。
首先,是“特殊砂浆”的配制。她请教了厂里几位老泥瓦匠,了解了传统石灰砂浆的基础上,又查阅了一些关于建筑材料防潮防霉的资料。然后,她与牛师傅秘密商议,在砂浆的配料中,加入了几味“料”:一是碾成细粉的朱砂(以“增强墙体耐久性和色泽稳定性”为名少量采购),二是收集来的向阳处生长的艾草灰烬(借口“试验新型环保添加剂”),三是牛师傅不知从哪找来的一小包据说是“雷击木”烧成的木炭粉(极小量,混入其中)。朱砂至阳,艾草辟邪,雷击木蕴含破邪之力,这些都是传统中常用于净化秽物的材料,但融入到建筑材料中,丝毫不显突兀。
其次,是施工过程。周小小亲自挑选了几名政治可靠、嘴巴严实的老工人组成施工队,由牛师傅在现场“技术指导”。在凿除原有墙面污染层时,果然,当触及那符箓刻痕深处时,工人们都感到寒意加重,甚至有的工具碰到暗红色痕迹时,会发出轻微的、令人牙酸的摩擦声。牛师傅不动声色,指挥工人将凿下来的所有碎砖灰土,全部用厚实的防雨布包裹好,准备事后运到远处无人深埋。
填充砂浆时,牛师傅特意指挥工人,将掺有“特殊配料”的砂浆,不仅填满裂缝,更厚厚地覆盖了整个刻痕区域,并在覆盖时,心中默念着安土净化的口诀。周小小则在一旁,集中精神,用意念引导那微弱的、源自银锁片历练后残留的自身灵觉,辅助调和地气,将那股外泄的阴寒之气缓缓逼退、封堵。
整个施工过程,在外人看来,就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墙体维修。工人们虽然觉得这活儿有点“费料”(砂浆用得很厚),但出于对周小小和牛师傅的信任,也都认真完成。
墙体抹平后,需要等待干燥。这几天,周小小每天都会去查看。她能感觉到,那股阴秽之气虽然被有效地封堵在了墙内,但并未完全消散,更像是一只被关进笼子的野兽,仍在隐隐躁动。单纯的物理封堵,似乎只能治标。
就在周小小思考如何进一步彻底解决问题时,一个契机出现了。
厂里响应上级号召,要大力建设“职工之家”,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工会提出要在新改造的技术资料阅览室旁边,增设一个“厂史荣誉陈列室”,展示向阳机械厂建厂以来的发展历程、劳模事迹和技术成果,用以教育青年职工,激发荣誉感。
这个提议让周小小眼前一亮!厂史荣誉陈列室,承载的是工厂的正气、奋斗精神和集体荣誉!这本身就是一股强大的、阳刚的、正向的能量流(或称“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