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继续封赏:黄忠因雒城力斩刘璋部将,封讨虏将军;魏延献策奇袭绵竹,擢升牙门将军;简雍以三寸舌劝降刘璋,拜昭德将军;连新归附的马超,也因城北震慑之功,封平西将军,屯兵临沮。
蜀地旧臣郑度站在角落,看着昔日刘璋的府衙里满是欢声笑语,心中五味杂陈,却见刘备忽然举杯向他们示意:“蜀中贤才,凡愿留任者,皆依原职任用,俸禄加倍!益州是我等的益州,不分新旧,只论民心!” 旧臣们相视一眼,纷纷举杯回应,厅中的气氛愈发热络。
宴席至深夜,将士们带着酒意离营,凤凰花瓣落在他们的甲胄上,像极了荣耀的印记。
刘备站在庭院中,望着天边的弦月,手中那枚益州牧金印被汗水浸得温热。
诸葛亮走到刘备身边,轻声道:“主公赏罚分明,新旧同心,益州之事,已稳了大半。”
刘备望着府衙灯火,忽然想起三月前雒城的炮火,想起刘璋献城时的模样。“稳了大半,还不够。后台还有很多事!”
诸葛亮却不说那些事,只告诉刘备,阿柔夫人跟随大军入川,几日来已在后院为刘备打点好一切。
夜风拂过,凤凰花簌簌落下,落在刘备肩头。
刘备想起三年前与阿柔分别时荆州江边的晚霞,那个陌生却熟悉的身影,让他有些恍惚。
“我与阿柔,已有三年不见!这些年,她抚育教养阿斗,辛苦了。”
刘备来到府衙后院,还没迈进大门,一看到那廊下等候他的身影,月光落在她发梢,还带着当年在京口初见时的生涩。
“夫君。” 阿柔先开了口,声音比记忆里更轻,她手里端着的青瓷碗还冒着热气,碗沿印着淡淡的指痕,像是等了很久。
刘备迈开步子,靴底踏过青石板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
刘备走到廊下,才看清阿柔,她还是当年那样,带着怯生生的关切和温柔。
“夫人……” 刘备想说些什么,话到嘴边却成了干哑的气音。
当年刘备入蜀作战,直接把阿柔夫人留在荆州,这些年对她可谓是不管不顾。她本是江东来的女子,孙权母亲娘家侄女,在这乱世里,刘备不敢信阿柔,也不能信阿柔。
可此刻,她真真切切站在他身边,跟着诸葛亮的队伍入了蜀,一路辗转,等了他三年。
阿柔把醒酒汤递过来,指尖不小心碰到刘备的手,像被烫到似的缩了缩,却还是坚持递到刘备手上:“宴上定喝多了,这汤里加了葛花,能解酒。”
她的手很软,带着年轻女人的温软,和刘备布满伤痕的糙手比起来,像两截不同的时光。
刘备接过碗,汤温正好,一口下去,暖意从喉咙淌到心里,也冲开了些话头:“三年了,夫人在荆州……过得还好么吗?”
刘备怎么会不知道,关羽守荆州,对江东来的她素来冷淡,想必日子不好过。
阿柔不过是垂着眼帘,温柔一答:“还好。听军师说夫君在雒城苦战,我就想着,总能等到夫君平定益州,我们一家人团聚的那天。没想到,这一天终于来了。”
阿柔没提被猜忌的委屈,没说辗转路上的艰险,只轻轻一句 “还好”,却让刘备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