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头紫皮大蒜被陆子昂用细绳串了,挂在茶馆门楣下方,随着微风轻轻晃动,散发出些许辛辣气息。
这朴素的“驱虫”方法效果如何尚未可知,但至少路过想进来探讨“艺术价值”的文化人,在门口闻到这味儿,多半会迟疑一下,给了陆子昂宝贵的反应时间。
世界似乎又稍微清静了一点。
绾风资本那边没了下文,大概林绾绾觉得这块硬骨头暂时啃不动,或者有更肥美的猎物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那些研究字迹的、求墨宝的,在遭遇了几次陆子昂的“蒜味防御”和“扫地攻击”后,也渐渐失了兴致。
互联网的热点再次转移,这次不知道是哪只猫或者哪个梗成了新宠。
陆子昂乐得清闲,每日照料绿萝、听评书、遛阿黄,偶尔应付一下胡师傅那边追加“掌柜手记”的请求(他严格控制产量,且坚决不涨价,理由是“写多了手酸”),日子仿佛又回到了那种缓慢而粘稠的节奏。
然而,他这片小池塘的平静,似乎注定无法长久。这次泛起的涟漪,来自一个更直接、也更让他哭笑不得的方向。
来的是个中年男人,穿着皱巴巴的夹克,头发凌乱,眼睛里布满血丝,但眼神却异常灼热。
他没像其他人那样在门口犹豫,直接冲进茶馆,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视,最后锁定在正拿着鸡毛掸子掸柜台的陆子昂身上。
“陆老师!可找到您了!”男人声音沙哑,带着一股不顾一切的激动。
陆子昂停下动作,警惕地看着他,手里的鸡毛掸子微微抬起,准备随时应对不测。
男人似乎意识到自己太唐突,努力平复了一下呼吸,从随身背着的旧帆布包里掏出一叠厚厚的、卷了边的打印纸,双手递过来:“陆老师,您看看这个本子!一个角色!非您莫属!”
陆子昂没接,用鸡毛掸子指了指门口贴的“谢绝推销”的字条(那是他前几天新加的)。
男人急了,直接把剧本摊开在最近的一张桌子上,手指激动地点着其中一页:“不是推销!是艺术!陆老师,您看看这个‘扫地僧’的角色!就是照着您写的!”
陆子昂瞥了一眼,剧本名字叫《大城小匠》,讲的是几个手工艺人的故事。
男人指的那个角色,是个隐居在老旧街区、身怀绝技却深藏不露的修补匠,平时沉默寡言,就爱侍弄花草、听听戏曲,关键时刻却能点破迷津。
“你看我像身怀绝技的样子?”陆子昂终于开口,声音没什么起伏。
“像!太像了!”男人,也就是这部戏的导演,姓刘,用力点头,“您这气质,这状态,往那儿一站,就是活脱脱的‘扫地僧’!根本不用演!而且……”
他压低了声音,带着点神秘,“我们这戏,投资不大,但平台很看好,说是要打造‘现实主义精品’!只要您肯出山,片酬好商量!”
陆子昂拿起鸡毛掸子,开始掸那张桌子,灰尘轻轻扬起,落在剧本上。
刘导赶紧用手护住剧本,眼神依旧炽热:“陆老师,我知道您不想回娱乐圈。
但这不一样!这不是那些浮夸的偶像剧,这是有深度、有情怀的戏!
这个角色简直就是为您量身定做的!您就当是……体验另一种生活?”
“我现在的生活挺好。”陆子昂掸完桌子,开始掸椅子。
“可是……”刘导还想说什么,宇文殇从电脑后面探出头,懒洋洋地插了一句:“刘导是吧?您这戏里,修补匠修屋顶吗?”
刘导一愣:“啊?剧情里……好像没有具体说……”
宇文殇:“哦,那可惜了。我们陆老师刚花了巨资修完屋顶,实战经验丰富,要是戏里能加上这段,绝对是点睛之笔。”
刘导:“……”
陆子昂:“……”他瞪了宇文殇一眼。
刘导显然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